姚明卸任篮协主席这个消息,可谓是让人唏嘘。七年风雨,换来的却是中国男篮连续两次无缘奥运,这个成绩说实话,确实有点拿不出手。但姚明卸任后的新动态却让人眼前一亮,特别是他在进博会和虹桥论坛上那番言辞轻松、神采飞扬的表现,不得不让人感叹,这个曾经的篮球巨人,似乎从沉重的篮球“执政”包袱中脱身了出来,走上了一条更为广阔的道路。
这次亮相,不再是运动场上那个带队的姚明,而是一个西装革履、侃侃而谈的“经济达人”姚明,出席国际经济论坛,聊“经济全球化和青年发展”。他谈笑风生、轻松自嘲,把自己称为“前主席”,那份幽默和淡然,比起以往肩负国家篮球事业时的紧张与严肃,真的是两个人。谁能想到,这个曾经篮板下的“霸主”如今能轻松切换身份,在经济论坛上妙语连珠?
姚明在中国篮协主席的位置上,干了七年,虽然没有交出让人满意的“成绩单”,但仔细想想,他在这个岗位上并没有真正的失败。中国男篮的确成绩不佳,这其中原因太多了,从体制到基础,从管理到选材,每一环节都制约着整体水平的提升。而姚明能做的,只是推动一些边缘的改变,比如青少年篮球和“数字篮球”项目。就拿青少年篮球来说,他确实在这个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,推广校园篮球联赛,投入资源帮助青少年篮球普及——这些看似小动作,其实是在为未来埋下种子。
有人说,姚明没能改变中国男篮的命运。是的,他并没有带来立竿见影的成效。但问题是,谁能呢?没有姚明,中国篮球会好吗?恐怕答案依旧不容乐观。问题的核心不是某一个篮协主席能够解决的,而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性难题。姚明所做的这些努力,也许没有马上转化成夺冠的荣耀,但却可能在未来某一刻为中国篮球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变化。
辞职后的姚明,很可能将注意力放在他最热爱的青少年篮球事业上。姚基金就是一个绝佳的平台。以他的影响力和号召力,若能将更多资源、关注度吸引到青少年篮球领域,培养一批具有潜力的新人,那么未来中国男篮的天花板,或许会因此而得以提升。甚至,有人猜测姚明可能会创办青少年篮球俱乐部,将姚基金和篮球培训结合,打造出一套完整的青少年篮球培养体系。
说实话,这样的姚明更让人刮目相看。他不再是那个在球场上“一夫当关”的硬汉,也不是那个背负重压的篮协主席。他更像是一个战略家,用自己的影响力和资源为中国篮球的未来铺路。姚明清楚,中国篮球的希望不在于某个领导或某个“超级球星”,而在于源源不断的年轻力量,而这些力量,需要在他这样的行业先锋的引导下,去成长、去超越。
姚明的卸任,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角色转换,也是一次中国篮球管理层的“大换血”。人们可能会问,新的领导会比姚明更有办法吗?恐怕这个答案并不明朗。篮协主席的位置也许换了人,但一系列老问题依旧存在,真正能带来变革的,恐怕不是某个人的换任,而是整个体系的革新。
而姚明在新领域的表现让我们看到,原来他并非只能在篮球这条道上“死磕”。他的社交和演讲能力,管理资源的水平,以及对青少年事业的投入,让他在经济和公益领域同样游刃有余。可以预见的是,这条新路上,姚明会越走越开阔,甚至更成功。对于中国篮球,他没有完全离开,而是换了一种方式支持。他用退居幕后和推动青少年篮球发展的方式,为未来培养接班人,这也许比他继续做“主席”有意义得多。
那么最后小编想问:卸任篮协主席的姚明,是否找到了更适合他的道路?而中国篮球,真的需要一个“救世主”吗?对此你怎么看?